
上海「大」女人顾逸南:从估值几亿到门可罗雀,我不认输
发布日期:2020-10-23
尽管,她首次创业的公司曾一度估值 4 亿,作为云计算行业的先发部队,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影响力上颇具优势,但现在公司只剩下她和她的先生两个人,陷入了创业 12 年以来的最低谷。
上帝赐给你荒野,要你成为高飞的鹰
顾逸南是国家培养的第一届 WTO 专业研究生,从念书起就怀抱着特殊的家国情怀。
小打小闹的销售工作当然更容易应付,但顾逸南却将其视作「小确幸」,始终向往着成就更大的价值,实现更正向的影响。
顾逸南是个敢啃「硬骨头」的人。
这个从小就不甘平凡的女孩子,毕业就进入了艰苦的石油钻井行业,天南地北跑遍荒凉之地,只为了活着把单签了,把钱收到;25 岁时,她的个人年销售额就过了亿,成为了公司屈指可数的「销售女王」。
五年后,她又转战零售行业,在客户和合作方善于挑刺的视线下,将百思买延展保修服务单店销售做到全球第一。再后来,她选择了并不喜欢的创业,开始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。一只鹰,或许可以独自飞越高山;但作为一只领头的鹰,却不得不频频回首。
下属埋怨她:「你太强了。」
不强,怎么办呢?创业公司不能断了现金流。谈融资,谁去谈?打单子,谁去打?一天没进账,就是烧一天的钱,等候的结果,就是所有人一起耗尽资金,如鸟兽散。
公司进入云计算行业的时间,太早。客户、合作伙伴、人才市场都没有准备好,要么蓝海里翻腾起浪花,成为行业的标杆;要么成为后浪的养分,被拍死在岸上。
土壤贫瘠,满目都是荒野。
鹰说,别怕,我去觅食。
起伏又低谷,人生百味苦最多
2015 年,在艰难创业的7年后,「云络科技」终于成为了云计算服务领域的领军者,并完成了 5600 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,估值 4 亿,当时是全行业的最高估值。
一切都在向好发展。
可是很快,与先生 Steve 合伙的另一个美国人想要巨额套现,双方始终无法达成金额上的共识,于是致命的股权纠纷,拉开序幕。众所周知,合伙人的股权纠纷,是创业公司的灾难。
云络被竞争对手疯狂赶超,公司欠下投资人数千万元的债务。
天上,地下,转瞬之间。
没办法,顾逸南只能以创始人兼 CEO 的身份成立新公司「云敞科技」,迁移团队、技术和客户资源,期望将来可以用资本运作的方式,解决所有历史遗留问题。
新公司发展需要钱,谈融资的主力军只有顾逸南。那个时候,顾逸南周转在各个身份的人之间。她以为可以通过自己超常的努力来应付,因为她一直是别人 diss 太强的那个人。可是,她并没有应付好。在商业上,她成功获得了 1000 万元的 Pre-A 轮融资;但因为过度拼命般的劳累,她付出了失去腹中孩子的代价。
所有创业者在谈及过去的艰辛时,都会笑着和采访者说「我不后悔,这都是人生的经历」。顾逸南却苦笑着说,「怎么可能一点儿都不后悔?」但她转而很认真地告诉我,创业者需要积极正向的心理安慰。
人生百味,本来就是苦最多;在人世间吃点苦,是应该的。每一个苦难背后,都有尚未察觉的美意。就如同成功无法复制,但失败总能告诉你,至少应该避开某条弯路,有些甚至是致命的。
事与愿违,是否还记得当初的「爱与和平」?
顾逸南喜欢销售、市场,以及与战略咨询相关的工作,乐于和志趣相投的人打交道,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进。
「我讨厌做 CEO!」她说。
过去带领销售团队时,大家的目标简单而单纯:打单、收钱。出差的时候,顾逸南会默默计算发生的费用,快要超出报销上限时,她会刻意避开聚餐的机会,一个人去街角的便利店买饭团吃,甚至会骑单车,坐巴士,挤地铁,心理安慰「绿色出行,少吃多福」。
她不喜欢冲突;成为 CEO 之后,她却成为了冲突的中心。
每个股东有每个股东的想法,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目标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利益点……冲突发生的时候,做决策的人只能是 CEO。事情不再是牺牲自己,就能让每个人都快乐了。
销售做得好好的,怎么就趟了这趟混水呢?
事情要说回 2008 年,顾逸南当时的美国男朋友 Steve 在土豆网任职 CTO 期间,发现像土豆网这样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,竟也找不到合适的运营和维护人才。其他公司又该如何应对这方面的缺口呢?那时,Steve 已有近 20 年的国际性多行业的技术管理经验,曾是多家创业公司的 CTO、技术咨询顾问及首席架构师,手握多项技术专利发明,一心想要改变世界。于是,他倾注了所有身家,和另一位美国人创立了「云络科技」。
然而,两个人语言不通,却又扎根在中国,市场还极其不成熟,创业的难度可想而知。
更糟糕的是,他们始终没有招聘到合适的销售负责人,公司的业务拓展陷入瓶颈,Steve 承担了极大的压力。顾逸南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最后就干脆躬身入局,以销售总监的身份扎入了云计算行业。
两年后,她裸婚嫁给了 Steve。没房,没车,没存款。
随着身份的变化,尤其是后期顾逸南成为云敞 CEO 后,她和 Steve 冲突频发。两个人在很多方面矛盾不断,产品、运营、管理……方方面面,此起彼伏,严重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。
Steve 的创业是理想主义的,他希望能够改变世界,始终眼望着星空;顾逸南虽有一腔「家国情怀」,但却更加现实主义,每一分钱都要省着用,开源节流,脚踏实地。
两个终极目标相同的人在妥协,又在较劲。
合伙人的股权纠纷,让云络/云敞失去了先发优势;股东之间的意见相左,让云敞无法引入战略资本;更有资本力量雄厚的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,吞噬着这个冉冉升起的云计算运维服务市场;疫情加重了开源的难度,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……尽管有些合作多年的客户提前支付了服务费用,现金流的缺口还是越来越大。
顾逸南体累,心更累。
今年 5 月,顾逸南最终决定不养员工,最小化运作,休整以待重启。这一次,她和 Steve 完全没了分歧,原来 Steve 一直担心她会累死在这个 CEO 岗位上。
改变世界是很重要,但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。
公司只剩2个人不是失败,而是蛰伏
从云络到云敞,顾逸南和她的先生坚守了 12 年。
他们率先提出了 OaaS(Operation as a Service,运维即服务)概念,是中国第一家云计算运维服务公司;建立了「专家服务+运维平台+标准化流程」于一体的整体专业运维解决方案;并且设定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最高标准服务水平协议。在技术认证方面,又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获得 AWS 技术服务认证满分的公司。
在中国的云计算行业中,没有人不知道曾经的「云计算一姐」顾逸南,以及原土豆网 CTO 的技术大咖 Steve。但现在,尽管有了更多的经验与阅历,顾逸南却自称「云计算逸姐」,让温柔自然地显露在脸上。虽然,努力创业了 12 年,她和她的先生还是没房,没车,没存款。
也许从某个角度来说,从「一姐」到「逸姐」,是自信与骄傲被一点点磨灭的表征;但另一方面,又何尝不是成熟的表现呢?
达克效应(Dunning-Kruger Effect)提到,能力不足的人会缺乏一定的元认知能力(meta-cognitive skills),即无法认知到自己认知的不足,因此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,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。
今天的顾逸南告诉我,「骄傲是不对的。」
从 5 月开始处理各种关系和情绪,到 9 月正式安置好了所有的客户、员工及合作伙伴,顾逸南久违地空闲了下来。她开始学习教练课程,学着更健康快乐地健身。
过去几年,不管多累,刮风还是下雨,她都会每天坚持跑 5 公里。这个目标她认定了,就放不下。
现在,她不会坚持每天跑 5 公里了,因为健康才是终点;让自己快乐地活在当下,才是目标。
教练课程教会她,要学会去聆听。
顾逸南在纸上写下繁体字「聽」,很仔细地向我解释这个字的寓意:
1. 耳:获得看法,信息,观点,信念
2. 王:要警觉地竖起耳朵听,就像森林之王老虎那样
3. 十:全然地接受
4. 目:聚焦同在感,因为关注力是最大的赋能(聆听时,千万不要开小差或者看手机)
5. 一心:完全地交给对方,并且链接
言毕,她说,「过去我没有很好地去听。」
挫折和失败本身是没有意义的,对失败的反思才是进步之阶。
在这难得的空闲日子里,顾逸南在学着释怀,学着放下,学着蛰伏。她说这段时间,人开心了很多,可以久违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,比如行业咨询顾问。相比于某些顾问的空中楼阁,纸上谈兵,顾逸南可以扎扎实实地告诉你,那些云计算行业的血和泪。有些弯路既然已经有人跪着爬过;后来的人,又何必再痛一次呢?
前些天,顾逸南和她的先生 Steve 去了浦江郊野公园。公园里有一座巨大的独角兽造型的植物雕塑,她和 Steve 相视一笑,默契地在「独角兽」下合了影。
「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」